1月9日,球友会(中国)“沧江讲坛”第四讲开讲,邀请上海海洋大学廖泽芳教授作专题辅导。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艳红出席,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进学主持。

廖泽芳围绕“口岸经济:云南发展新机遇”,阐述口岸经济的概念及其深层含义,回顾云南省口岸经济的历史沿革与当前状况,将云南与其他沿边省份的口岸经济发展进行对比分析,分享部分地区在发展口岸经济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对云南省口岸经济的未来发展进行思考与展望。她指出,大力发展口岸经济是云南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将云南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要指示精神的务实之举,壮大口岸经济是形成云南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主导力量,是实现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强有力支撑。学校要依托自身的学科优势,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口岸经济相关的研究和项目立项,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同时,通过设立相关课程和培训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人才,为云南口岸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通过聆听专题辅导,与会人员深刻认识到口岸经济在云南高质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他们表示,在新的历史阶段,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要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推动口岸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专题辅导前,廖泽芳受邀指导学校学科建设工作,凭借学术积淀与丰富经验,从多维度提出切实可行的见解,强调学科建设需紧扣国家与地方发展,凸显特色、打造优势,学校要系统研究并精准施策,强化学科建设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李国钰、施勇、梅英、张雁梅、奎晓亮、杨明艳、李红梅,我校口岸经济研究团队、中缅沿边研究团队、民族文化与民族语言研究团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团队人员聆听专题辅导。